版权声明
来源:玩学家,书享界(readsharecn)
人这辈子要学的最重要的事,也许就是:走出自己,看见别人。以此为出发点,后续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梁宁的《真需求》是一部商业著作,但它讲述的其实是人学。有句话说,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
但在商业里,这两件事很可能是同一件事。所有这一切,始于感知,终于创造。想要真正看见别人,我们需要经历一个步步推进的成长过程。我把这本书里的智慧,总结为六个层级。
梁宁,著名产品人,商业思考者、为创新者助阵的人。得到App课程《产品思维30讲》《增长思维30讲》超过500万人学习,曾在联想、腾讯、湖畔大学工作。
第一层:尝试放下自我
从“我以为”到“你需要”
人类天性是先关注自己,后关注他人。自我中心的思维使我们习惯用自己的视角解读世界,这是多数人的基本配置。那是不是转一下念说我关注别人就可以了呢?也没那么简单。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需求往往是被隐藏起来的,一些深层次的渴望,你还需要去思考。即使没有隐藏,需求也可能分层。正因如此,发现和创造需求才能写一本书。否则两句话就讲完了。
但是无论需求多难以捉摸,做人做事,多关注别人,避免“我我我”是比较好的起点。
作者在书里举了莫泊桑小说《项链》里的故事,主角玛蒂尔德为了参加一个舞会跟朋友借了一条钻石项链,度过了美妙的一晚后,项链丢了。玛蒂尔德不得不为此劳苦十年,结果朋友却告诉她,那是一串假项链。
这个故事里梁宁分析说玛蒂尔德这事儿就是典型的不懂需求。因为那条钻石项链是她认为的价值,而实际上她本人的美貌加上一点善解人意已经是舞会对象最可能认可的价值了,但是她本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相当于用极大的代价,做了一件自认为有价值的事。
当我们以自己为中心时,其实我们也更容易受伤,因为所有事情都指向“我”,所有情绪都围绕“我”。这是一种高风险的心态,它很可能将外部的反馈、他人的行为,以及环境中的种种,全部内化成对自我的评判。
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助我们觉察到他人的需求,这个也可以叫作镜像思维?就是你觉得别人不够关心自己时,是否也意味着你未曾真正关心到别人?一样的情况,感到受伤或不被理解时,试着问自己:“我是否也忽视了对方的需求?”
当然,这里需要警惕的是“过度迎合”,一切还是要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
在商业上,这种看见别人就更重要了。觉察用户的真实需求,摆脱主观感受,你才有可能启动一段双向关系。
这里之所以说是启动,而不是持续或者其他什么的,那是因为需求是会变化的。
拿中国手机市场的变迁来说。早期山寨机靠着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双卡双待、超长待机、实惠价格等特性获得了巨大成功。但随着用户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需求的升级,这些就远远不够了,因此带来全新体验的智能手机,才能改变市场格局。
所以说,看见需求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要持续跟进变化。一个阶段的成功公式,到下一个阶段可能就不再适用。真正的“看见”,是要永远看见。所以说,这是一个终身的功课。
但仅仅看见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学会理解他人,建立真正的连接。
第二层:理解他人,优化关系
从“他们想要什么”到“如何达成共识”
看见只是开始,理解才是关键。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已经看见了别人,但其实只是看见了表象。要真正理解对方,我们需要先明白一个道理:关系的本质是需求。
书中说“你能帮到的人,才是你的人脉”。这句话听起来很功利,但它道出了一个真相:持久的关系,都建立在需求的互补之上。
那些看似复杂的人际关系,其实都可以用这个视角来理解。为什么有的人人脉很广,有的人交际困难?表面上看是性格问题,深层次来说,是对需求的理解问题。
“交际困难”的人,往往有两个特点:要么只顾表达自己的需求,要么根本不知道自己能为别人提供什么。
而那些人脉广泛的人,他们都有着敏锐的“需求觉察力”。比如他们会关注对方在遇到问题时的第一反应,留意情绪变化明显的话题,思考对方的决策过程,然后他们还特别会在聊天中发现他人的想法。这些技巧让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服务别人。
书中提到了关系形成的四个阶段:需要、喜欢、认同、归属。这个过程告诉我们,理解需求只是第一步,要建立真正的连接,还需要更深层的共鸣。
先了解对方的处境,在找到对方的需求,然后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来达成共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警惕的是把关系变成纯粹的交易。真正的关系优化,是在满足彼此需求的基础上,建立起互信和认同。这就像一个循环:理解带来信任,信任促进理解,最终形成良性互动。
当我们真正理解了这一点,那些看似棘手的人际难题,就会变得豁然开朗。无论是职场上的上下级关系,还是生活中的朋友往来,都可以用这个思路来优化。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分歧都能轻易化解。有时候,正如书中所说,分歧的根源在于利益的根本不一致。这时候,理解对方的需求,就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问题的本质,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案。
这就是为什么说从“他们想要什么”到“如何达成共识”是一个飞跃。它不仅需要洞察力,还需要智慧和耐心。
理解需求、达成共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当你遇到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时,更需要深入理解对方的诉求。
书里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2018年,星巴克在费城发生了一起种族歧视危机,两个非裔男子没点东西就在店里等人,结果被指控“非法入侵”。这件事迅速发酵,引起轩然大波。起初星巴克采用常规的危机公关手段:发道歉信、CEO回应,但都无济于事。直到他们真正理解了事件背后的深层诉求:这不仅仅是一个服务纠纷,而是涉及到了种族平等这样的核心价值观。于是他们采取了一系列实质性行动:在《早安美国》节目上真诚道歉,承诺修改规章制度,后续还有整改措施。这时候事情才得以平息。
理解需求不能停留在表面。有时候看似简单的冲突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的价值观分歧。只有真正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找到化解矛盾的方法。
第三层:适应环境,找到自己的模式
从“他人需要什么”到“如何更好地服务”
看见需求是起点,理解需求是过程,但要真正创造价值,还得找到合适的模式。
什么是模式?简单说,就是在特定环境下,找到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这需要我们准确评估三个要素:他人需求、自身能力和环境约束。
互联网时代有个著名的案例:奈飞。它颠覆传统影视行业的模式,不是靠一两部爆款内容,而是通过“长尾效应”服务小众需求。通过数据分析,奈飞发现:用户真正需要的不是“最热门”的内容,而是“最适合自己”的内容。这个洞察让奈飞找到了自己的模式:用算法推荐满足个性化需求。
但模式不是简单模仿就能成功的。就像中国手机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为什么传音能在非洲市场成功?因为它真正理解了当地用户的痛点,从美颜算法到续航能力,都做了针对性优化。这不是简单的本地化策略,而是深度的环境适应。
更有意思的是SHEIN的案例。在快时尚领域,ZARA的快速供应链一直被视为标杆。但SHEIN走出了不同的路:它用小批量试产+快速迭代的模式,让市场直接决定产品生命周期。这种“小单快反”的模式,完美适应了Z世代消费者追求个性化的需求。
瑞幸则给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可能:当你进入一个已经有强大玩家的市场,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它通过构建数字化运营、智能供应链、产品研发、门店管理四大能力系统,在星巴克主导的市场里开辟出自己的天地。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模式不是固定的公式,而是要契合自身条件和市场环境的动态平衡。找对模式的关键,在于:
-
准确识别存在的机会
-
客观评估自身的能力
-
深入理解环境的限制
-
持续优化迭代和调整
这就是为什么说模式是“适应”的艺术。它不是简单地跟随市场,而是在约束条件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方式。
这些商业案例看似遥远,但其实跟个人发展有着相同的逻辑。
我们在职场上遇到的很多困惑,某种程度上都是“模式”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做销售总是能完成业绩,有的人却总是差那么一点?为什么有的人换了工作环境依然能快速适应,有的人却总是不得要领?
答案往往在于是否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模式。比如销售这份工作,有人擅长深耕老客户,有人善于开发新客户,有人靠专业性打动人,有人靠真诚赢得信任。没有谁对谁错,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就像我知道一个朋友,他是个程序员,在大公司做了几年后创业失败,回去找工作时很是迷茫。后来他想明白了:与其和年轻人拼算法速度,不如发挥自己的经验优势,做一些系统架构的工作。这个定位让他很快找到了合适的机会。
找对模式的人,是在用最小的能量做最有效的事。这个道理放在个人发展中同样适用:不是所有人都要走同一条路,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但找到模式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挑战是:如何把这个模式做到极致?
第四层:整合资源,形成优势
从“现有的服务”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每个人做事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资源,学会整合资源,就有可能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
我们先看看一些优秀企业是怎么做的吧。
丰田公司的“准时制生产”就是一个经典案例。这个系统最初是为了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如何用最少的库存生产最多的汽车?但他们的解决方案却超越了单纯的库存管理。
你可以先试着想象一条生产线:零件不是提前囤积,而是在需要时才到达;工人发现问题可以立即停线;供应商不是单纯的卖家,而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这看似简单的安排,却要求将许多环节完美协同:供应商必须保证准时送货、工人必须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生产计划必须精确到分钟。
正是通过这种全方位的资源整合,丰田实现了“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这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核心竞争力往往不是来自单个强项,而是来自将不同要素组合成一个高效系统的能力。
再看京东的例子。它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单个环节的效率,而是整个供应链的协同。从用户下单那一刻起,一系列精密的机制就开始运转:系统会预测商品销量,提前调配库存;仓储系统根据订单自动规划拣货路径;物流系统实时优化配送路线;客服系统记录用户反馈,用于改进服务。每个环节都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精准预测和高效协作。
再分享一个很棒的案例:一位销售人员发现银行需要拓展线下网点,而地铁公司有大量闲置空间,于是她将二者连接起来,促成了ATM机在地铁站的普及。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整合资源并不限于整合自己的资源,有时候是发现并连接他人闲置的资源,让它们产生新的价值。
即使是普通职场人,也能用这种思维。以一个销售经理为例,他可以不是简单地一单一单地谈,而是打造一个完整的客户服务体系:
-
建立了客户分级档案,记录每个客户的采购周期、决策流程和特殊需求。
-
整理了一个行业解决方案库,针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客户都有对应的方案模板。
-
开发了一套项目跟进机制,从初次接触、方案制定、合同签订到售后服务,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化的工作清单。
-
定期做数据分析,根据成交率、客户反馈等信息持续优化销售流程。
这种系统化的工作方式可以让他从“单纯卖产品”升级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客户也从“买卖关系”变成了“长期合作伙伴”。
大家常见的做自媒体,也可以优化这种体系,你的选题策划、创作、发布、互动、复盘,都有很多事情可以改变方式。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些工作方法,但本质上,这是在打造一个个人版的“供应链系统”:将想法转化为内容,再转化为价值的全流程优化。就像京东用数字化手段打通供应链一样,个人也需要用系统化思维串联起各个工作环节。
这种系统化思维的关键在于:理解每个环节之间的联系,找到改进的着力点。
这个过程一样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但只要方向对了,每一步的积累都是有价值的。就像搭建乐高,每一块积木都很小,但当它们按照正确的方式组合起来,就能构建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当我们能够调动和整合各种资源,为他人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时,就真正具备了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
对个人来说,整合资源可以从三个步骤开始:
-
梳理现有资源:列出你所拥有的技能、人脉、经验等。比如一个设计师不只有设计技能,还可能有项目管理经验、客户沟通能力等。
-
找出关联性:思考这些资源之间如何配合互补。设计能力可以帮助做更好的项目展示,沟通能力则能帮助更准确地理解客户需求。
-
建立系统:将零散的资源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方法。最终形成从需求收集、设计创作到项目交付的完整工作流程。
这就引出了我们要讨论的第五个层次:如何从优化已有流程,进一步跃升到创造全新价值。因为真正的竞争优势,不仅在于把现有的事情做好,更在于开创新的可能。
第五层:创造价值,成就自己
从“满足已知需求”到“创造新的可能”
掌握了资源整合的能力后,如何创造新的价值?
听起来很难,但商业史上有太多这样的例子。
看看苹果公司的例子。在iPhone发布之前,谁能想到我们需要一个触摸屏的手机?当时的诺基亚、黑莓都在做实体键盘,因为“用户需要打字方便”。但乔布斯想得更远:如果能让触摸变得足够好用,键盘就是多余的。他没有被“已知需求”所限制,而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可能。
在移动支付出现之前,大家觉得现金和刷卡就够用了。但微信看到了一种新可能:如果支付可以像发消息一样方便呢?它没有被“支付工具要很正式”的观念限制,而是创造了一种社交化的支付方式。
更有趣的是脑白金的案例。在它之前,补脑并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概念。但通过“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语,它不仅创造了一个品牌,还创造了一种送礼文化。让补品从老年人的日常用品变成了一种高档礼品。这不是在满足已有需求,而是在创造新的需求。
这些商业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创新不一定是技术上的突破,有时候是认知上的创造。
放到个人发展中,这种思维同样重要。比如一个设计师,如果只是等着客户来提需求,那永远是在“满足需求”。但如果他能主动提出新的设计理念,引导客户看到更多可能性,那就是在“创造价值”。
我举一个装修服务的例子。
客户说“我要装修两居室”,那你直接简单报价,介绍材料和施工流程。这就是比较初级的思维。
有经验的人可能会多问几个问题:“您是和父母同住吗?”“孩子多大了?”“平时喜欢下厨吗?”这样就可能发现了客户没说出口的需求,比如:老人膝盖不好要考虑防滑、小孩爱画画要设计展示区、女主人爱烘焙要规划更大的厨房空间。这是不是就更厉害了?
如果你还能考虑到空间需求的变化。主动和客户讨论未来的情形,那就又不一样了。比如现在孩子三岁,但等他上小学后,可能需要独立的学习空间,那就可以提议预留改造空间。如果人家打算三年内要二胎,那就不如把书房设计成可以方便改造的儿童房。你看,这时候,这个人他不只是在卖装修,而是在帮客户规划未来的生活。这不就是创造了更多价值吗?
从简单报价,到发现潜在需求,再到帮助规划未来,每一步的提升都是在创造新的价值维度。这种思维方式,才是真正的“创新”。
创造价值的关键在于:
-
跳出固有思维:不要被“一直都是这样”的惯性所限制。
-
关注未来需求:思考问题可能的演变方向。
-
引导认知改变:帮助他人看到新的可能性。
-
创造解决方案:用创新的方式重新定义问题。
但要注意的是,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要有价值和意义的创造。真正的创新是在理解现有需求的基础上,预见和创造未来的可能。
第六层:突破认知,发现更大可能
从“已知的边界”到“未来的机会”
当我们学会了创造价值,视野就会变得更开阔。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所谓的“不可能”,其实只是认知的边界。
马斯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他想造火箭时,传统思维是:“火箭零件很贵,所以发射成本一定很高。”但他用“第一性原理”思考:火箭的原材料(金属、燃料)并不贵,为什么组装起来就这么贵?能不能通过垂直整合、规模生产来降低成本?就是这种思维方式,让他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可重复使用的火箭。
再看人工智能。在2022年之前,很多人觉得AI就是用来下棋、玩游戏。但ChatGPT的出现,让我们意识到:AI不仅能理解人类语言,还能创作、编程、解决问题。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认知的突破:AI真的可以成为人类的“助手”。
更有趣的是Web3.0带来的变革。在传统互联网中,我们习惯了平台集中管理数据和流量。但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可能:如果用户能够真正拥有和控制自己的数据,如果价值的创造和分配可以去中心化,那会是怎样一个世界?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突破认知边界,往往能发现更大的机会。
具体到个人发展,这种思维同样重要。比如一位程序员,如果只把自己定位在“写代码”,那机会就是有限的。但如果他能从更大的视角思考:代码其实是解决问题的工具,那么他的机会就会变得更多。像现在很多程序员转型做产品经理、技术创业,不就是这种思维的体现吗?
又比如内容创作,如果始终停留在“写文章、拍视频”的层面,那永远是在现有赛道上竞争。但如果能够思考:在AI时代,人类创作的独特价值是什么?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什么样的内容形式更有生命力?这样才可能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要实现认知的突破,我们需要:
-
跳出行业思维:不要被现有的定义所限制
-
关注技术趋势:了解可能改变行业的新技术
-
思考底层逻辑:用第一性原理重新思考问题
-
保持开放心态:对新事物、新可能性保持好奇
但突破认知也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看到更多可能性。就像爬山,每往上一步,视野就会更开阔一些。当你能够从更高的维度思考问题,就更容易发现新的机会。
最后,认知的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持续的学习和思考。但只要我们保持开放和好奇的心态,就一定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你看,从最开始的“看见他人”,到最后的“突破认知”,这是一个不断提升、不断突破的过程。
写在最后:世上只有一件事
我们在一开始说:
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但在商业里,这两件事很可能是同一件事。
商业的本质,不是“说服”,而是“理解”;不是“交易”,而是“服务”;不是“竞争”,而是“创造”。
当我们真正懂得了这一点,那两件“最难的事”,也就变成了同一件最有意义的事:为他人创造价值。
这是我觉得《真需求》这本书的核心所在。
书享界保留所有权 |书享界 » 梁宁:找准真需求的六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