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创始人、CEO陈明永
版权声明
来源:砺石商业评论、凤凰网科技、央广网书享界(readsharecn)
2月18日,春节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OPPO创始人、CEO陈明永发表了一封内部信。他在这封信中透露了OPPO对全球智能手机产业的一个重大判断,即“AI手机将成为继功能机、智能手机之后,手机行业的第三阶段”。
OPPO创始人陈明内部信全文
各位伙伴:
龙年伊始,万象更新。首先祝大家开工大吉,万事顺遂。
2024年是AI手机元年。未来五年,AI对手机行业的影响,完全可以比肩当年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机。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AI手机也将成为继功能机、智能手机之后,手机行业的第三阶段。
这是我们对于手机行业的一个重大判断。通过AI,我们可以把手机的体验重新做一遍,帮助用户实现更了高价值。显然,这轮由大模型支撑的AI技术,正在重构手机行业的未来。我相信,站在两年后看2024年,会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判断的意义。
春节期间,我们推送了最新的AI应用,把率先在FindX7系列上带来的全新体验,带到了超千万用户的面前,让很多用户爱不释手。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在AI手机时代的战略方向:既做AI手机的引领者,也做AI手机的普及者。
我们在AI上潜行已久。从早期推出语音助手小布,到AI识别照片,再到2023年发布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随着更多的AI功能进入OPPO手机,越来越多的用户体验到AI新功能,我们真切地感受到:
Al手机的全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每一个人的工作、学习还有生活都将受到AI的深刻影响。在波澜壮阔的AI大潮面前,OPPO渴望更多用户与我们一起伫立潮头,携手共进,推动AI快速向前发展。为此,公司已做好充分准备,并专门成立了AI中心,我们的资源将向AI集中。
为全球用户提供美好的智慧生活,是OPPO一直以来的追求。AI手机时代的到来,让我们离真正的智慧生活更近了一步。科技让人更自在,这是科技带来的善意和美好,也是我们的幸运和责任。
让我们一起开启AI手机新时代。
陈明永
2024年2月18日
AI手机有哪些革新?
2月20日,在发布内部信的第二天,OPPO在深圳举办AI战略发布会,发布由OPPO 1+N 智能体生态战略,此外,OPPO还联合IDC共同发布行业首个《AI手机白皮书》。
AI手机首先要能够高效地利用计算资源,以满足AI时代下生成式AI的计算需要;
同时,AI手机要能敏锐地感知真实世界,了解用户与环境的复杂信息;
AI手机还需要拥有强大的自学习能力;
此外,AI手机还将具备更充沛的创作能力,为用户提供持续的灵感与知识支持。
AI 时代的硬件平台特征。OPPO Find X7搭载了具备出色生成式Al能力天玑9300平台,此外,Find X7作为首款在端侧应用
70亿参数大模型的AI手机,在文本和视觉的处理响应上都提供了超过其他任何手机的最高水平。
陈明永曾给出这样的论断:“通过AI,我们可以把手机的体验重新做一遍,帮助用户实现更高价值。显然,这轮由大模型支撑的AI技术,正在重构手机行业的未来。”
新一轮技术竞赛
根据市场追踪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2023年生成式AI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将占4%,预计2024年这一数据将会翻倍。IDC预计,2024年全球新一代AI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7亿部,占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的15%。中国市场AI手机份额也将迅速增长,到2027年将占比超过50%。
“新一代AI手机将带来存储、屏幕、影像设备的硬件升级和成本提升,也会推动智能手机ASP(平均销售单价)带来进一步上升。”2月20日,IDC中国区总裁霍锦洁在OPPO AI战略发布会上说。
这给处在销售低迷期的手机市场带来了新的希望。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下半年起,华为发布HarmonyOS
4操作系统融入大模型能力;小米发布澎湃OS并正式宣布将AI大模型植入系统;vivo发布了自研的AI“蓝心”大模型,包括3个不同参数量级的5款自研大模型,其中,端侧70亿参数大语言模型已落地。
进入2024年以来,OPPO首款70亿端侧大模型手机在Find
X7系列上落地;荣耀则发布了平台级AI计划,并推出Magic6系列成为首批搭载荣耀大模型的产品;三星发布了旗舰Galaxy S24系列,将视频AI处理、AI聊天机器人、影像画面处理、通话实时翻译等功能作为发布的重点。另外,除夕当天,OPPO还将超过100项AI实用功能推送至多款机型。
不过,AI手机的技术竞赛刚刚开启,厂商“All
in AI”仍存在一些考验。“魅族等厂商的表态,让大家看到了它们对于AI手机大规模普及的信心。但是,当下与之匹配的高性能芯片仍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如果算力达不到,很难支撑AI功能的运行。”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告诉记者。
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此前,高通推出骁龙8Gen3号称“全球首款生成式AI移动芯片”,AI引擎总算力较上代产品提升近一倍;联发科天玑9300的整数和浮点性能也较前代提升两倍。但这些芯片对于特定AI计算的专用单元还有所限制,处理AI任务的性能还有待提高。
“短期内,从算法效率与准确性、芯片算力的提升和硬件的能耗等方面来看,AI手机都面临着一定的制约因素。更长期来看,数据隐私与安全的问题,也是AI手机普及的一个比较大的考验。”王鹏说。

书享界保留所有权 |书享界 » OPPO陈明永:今年是AI手机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