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管理培训
数字化转型培训

与其学习华为,不如像华为一样学习!

华为,没有成功,只有成长!

——任正非

 

与其学习华为,不如像华为一样学习!

本文来源:84号书店

市场上有很多向华为学习的企业,但出其右者并没有,或许我们应该换个思维方式,并不是如何学习华为,而是如何像华为一样学习!

#1

华为

华为是如何成为现在的华为?华为的成功之道是什么?这个问题被很多学者和企业家研究过无数次,有人觉得是得益于营销手段,有人认为是企业狼性文化,众说纷纭,但邓斌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依靠学习。

书籍:《华为学习之法》

作者: 邓斌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智元微库
副标题: 赋能华为的8个关键思维
出版年: 2021-10

#2

企业也需要学习么?

需要,并且企业学习和个人学习有很大不同。

邓斌曾在华为任职十一年,是华为企业咨询业务核心开创者之一,高级管理顾问,并且持续跟踪研究华为管理超过17年,同时他也是《华为数字化转型》《华为成长之路》《华为管理之道》等多部研究华为著作的作者。

作为专门研究华为的学者,邓斌认为企业同样需要学习,并且有一套成熟的,和个人学习完全不同的学习之道,这就是《华为学习之法:赋能华为的8个关键思维》的由来。作为华为学习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他在这本书中详细解读了为什么企业也需要学习,以及华为是如何挑选老师,如何学习的。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经多次强调:华为,没有成功,只有成长。而持续成长,就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进化,完成自我超越。

企业学习和个人学习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个人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取新知识,拓展认知边界,但企业学习的核心在于达成共识

并且为了更好说明这点,作者还讲了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

有一位企业老板想构建学习型组织,找到作者想让他推荐一百多本书,作为员工阅读书单,但他拒绝了,因为作者认为企业学习的首要目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达成共识,而这个共识,应该是老板期望的共识,在将任何不利于达成老板期望的共识思想引入企业时,都要慎之又慎,否则企业无法聚焦,也无法达成目标。最终,作者只选了四本书,每季度一本,公司自上而下发起阅读。

所以对于想要像华为一样,通过学习实现成长的企业领导者或者管理者来说,应该首先认识到企业学学习的本质,以及企业期望的共识是什么,也就是企业的战略目标,这个目标越清晰越好。

1

#3

企业如何挑选老师?

在市场竞争中,我们无法挑选竞争对手,却可以挑选老师,华为正是通过不断地拜师学艺,才能取得如今令人瞩目的成就,华为是如何挑选老师的?

以高人为师,只找全球顶尖高手

这是华为学习之道的基石,广为传的华为拜师IBM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

IBM创办于1911年,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并且诞生过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998年华为正式接触IBM并向其学习,也是从这个时间开始,华为掀起了一场持续20多年向西方学习管理的行动,如今华为的产品研发管理水平已经超越了IBM。

除了IBM,华为的老师还有麦肯锡,埃森哲,普华永道,波士顿,毕马威,美世,等全世界范围内国际最知名的咨询公司。

向军队学习

华为的学习之道并不是毫无章法,只要对方是顶尖的就一概向其学习,而是不断进化和成长的,但华为学习了IBM管理之道时,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学来了组织臃肿,效率低下的弊端,为了解决当下问题,华为开始向军队学习。比如著名的“铁三角”“让听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理论”都来源于军队。

华为市场体系的“铁三角”来源于一场惨败,2006年华为投标外国的一个移动通信网络项目,当时华为对这次投标极为重视,投入巨大,并且志在必得,但当华为技术人员向客户解释方案时,就只各自领域叙述,令客户大为恼火:“我们需要的是一张可运营的电信网。”

这次惨败,令华为意识到团队在于高效和专业,而不在于数量,后来逐渐从美军身上摸索出了“铁三角”模式,就是以客户经理,解决方案经理,交付经理为核心组成一线作战单元,并构建强大的后端平台给予支援,后来,华为在2009年拿下了该国全国G网最大项目。

华为向军队学习的核心是责任,使命,担当,这是在华为成长之路上,为了解决当下问题而摸索出的答案,并成为了华为经典模式。

后来华为还摸索出向市场学习,向客户学习,并进化到以万物为师,此时的华为学习之道,已经超越了向名师学习,向专业者学习,而是万物皆可为师,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向“咖啡”学习。

万物皆可为师

知识大致分为两类,成熟型知识和探索型知识,当华为还在向名师高手,向军队学习的时候,还只是学习别人的成熟经验和教训,但随着学习之路的不断进化,华为开始向探索型知识进攻,华为把这种探索型知识碎片化学习方式形象地比喻为“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这个故事来源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理论:“我们经常参加国际会议和论坛,杯子一碰,只要5分钟,就可能会擦出火花,吸收很多‘能量’。”在后来他进一步解释说:“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并不是咖啡因有什么神奇作用,而是利用西方的一些习惯来表达开放,沟通与交流的思想。”

就在美国商务部把华为列为实体清单后,华为就举办了三次《与任正非的咖啡对话》,发挥咖啡吸收宇宙能量的作用来消除大家对华为的认知偏差。有人曾问任正非:“到底谁才是你的老师?”他回答:“我的老师不就是‘一杯咖啡’么?”

除此之外华为还向建筑,动物,植物,甚至文学作品学习。学习之道永无止境,“与高手为伍,与智者同行,久处兰始,不芳自香。”

quility-control

#4

企业如何学习?

学习并不是一句口号,或者办公室里的阅读角,它是系统的,科学的,可执行的思维方式,而华为的学习思维主要有三个:靶向思维,求渔思维,迭代思维

靶向思维

学习的目的是实践,是为了解决问题,这是华为学习的首要原则。并且华为在这个原则指导下,规范出了“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精准学习模型。

所谓僵化,就是在学习前期,以“小学生”心态,全盘接收老师教的东西,强调遵从性,也就是我们说的“空杯心态”。但学习过程中难免有弯路,也可能流血,甚至“削足适履”,但这或许也是学习的代价。华为正是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才成为“IBM少有的得意门生”,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求渔思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典故几乎人人耳熟能详,但向别人请教知识或经验的时候,也应该有求渔思维,而不是只要眼前的鱼。

求渔思维在华为学习法中指学因不学果,并且作者一再强调,不要学习华为的具体做法,而是学习核心思想。

例如华为在1999年斥巨资向IBM学习了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至今华为还在用它管理某个产品线的3000人研发队伍,但如果是一个只有30规模的小公司有必要花费高昂学费来学习IPD么?

其实IPD的核心是“并行设计”,也就是在产品构建早期,让各个流程的各个角色全部参与研发,懂得了这个核心,不管是3000人,还是30人都可以学IPD。

迭代思维

华为是迭代成长的最典型事例,从开始的企业通信设备,到新能源领域,到个人手机市场,到个人操作系统,甚至是汽车领域,华为不断在学习,成长,自我迭代。

而华为对迭代思维最得心应手的方面是自我学习。2013年3月,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谈到知识管理时说出了那句最著名的“华为公司最大的浪费就是经验的浪费”,正是基于这个原则,华为发起了自我学习,自我迭代的知识收割。

华为自我迭代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其一是:文档输出。在华为项目交付过程中的,交付的材料,沟通过程的文档,项目管理制度,方法工具,PPT,都会输出成文档,供交流学习。

其二是干货。比如卓有成效的会议纪要,讨论过程,研讨结论,以及达成共识的关键经验和改进建议,进行综合整理。

其三是视频。如果有一些属于隐性经验,涉及复杂场景或事件,文字无法完整表达,就会利用视频方式让当事人详细讲解沟通过程,以及成功经验。

有人说华为就是一台学习机器,它不会停止,并且永远在自我成长,自我迭代。

而华为的学习之法,被邓斌总结为赋能华为的8个关键思维,并且作者强调,如果华为只留下一项核心能力,那就是学习能力。或许这才是华为之所以是华为的基因密码!

3.“学习华为三部曲”函套版2

△ 邓斌代表作: “学习华为三部曲”

(《华为管理之道》《华为成长之路》《华为学习之法》)

学习华为三部曲

书享界保留所有权 |书享界 » 与其学习华为,不如像华为一样学习!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评论区 抢沙发

华为管理培训 · 数字化转型培训

服务案例联系书享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