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一个视频被疯转,是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的妻子普莉希拉•陈的采访视频,她讲述自己了自己成长、生活的经历和扎克伯格的感情。
作为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有“第二盖茨”之称,一直备受各界瞩目。在他28岁那年,娶了相爱九年的美籍华裔女孩普莉希拉·陈为妻。扎克伯格曾在哈佛演讲也不忘表白妻子:“我在哈佛最美好的回忆,是我遇见了普莉希拉。”
或许是因为普莉希拉行事低调,相当一部分人对她颇有微词,说她“其貌不扬”、“太过普通”,配不上扎克伯格。
然而,在小扎眼中,她却是一个魅力非凡、无可替代的女人。
如果对普莉希拉稍作了解,就会发现,这绝对不是一个王子爱上灰姑娘的故事,普莉希拉,本身就是位光芒万丈的公主。
普莉希拉的父亲是旅居越南的华裔,上世纪70年代,他和他的越南妻子,即普莉希拉的母亲一起,来到了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昆西,一个成为服务生,一个成为会计,起早贪黑地谋生活。
即使家庭条件较为困苦,即使自己受教育程度有限,但普莉希拉的父母很明确:一定要让孩子们接受教育。
于是,当普莉希拉对妈妈“学校老师让我去学SATS”时,妈妈的回答很酷:“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但你需要我送你去吗?”
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普莉希拉也十分争气,她在中学就被同学们称为“班级天才”,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哈佛大学,成为了家里第一个上大学的人。
对于任何人来说,哈佛意味着更多的机遇,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挑战和压力。提到这段经历时,普莉希拉甚至掉下了眼泪。
更加优秀的人,激烈的竞争,难以融入的环境,使她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她甚至填写了转学文书想要离开哈佛。
“聪明是我唯一的优势,但是在哈佛比我聪明的太多了。”
决定离开后,普莉希拉想着,走之前总要做些什么,于是她带领了一个课外小组,加入了一个低收入者安居项目,去做志愿者,辅导孩子们做作业,为提高他们的受教育条件努力。
而在这里的一个小女孩,使她彻底改变了转学的决定。
有一天,一名学校辅导员找到她,说有一名10岁的女孩,好几天没有去上学了。普莉希拉和其他志愿者们开始寻找,幸运的是,她在安居房附近的操场上找到了这个小女孩。
但让普莉西亚难过的是,小女孩没去学校的原因是两颗门牙被打断,她不敢见人,也就不敢去上学。
那一刻,普莉希拉心中充满痛苦和愤怒,脑海里涌现出很多问题和念头:
“她的牙齿会感染吗?”
“我是不是本可以做些什么?这伤害是不是本来可以不发生?”
“我能做些什么来防止类似情况?”
“我必须留下来,必须有所作为,我要帮助他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这件事情促使普莉希拉自省,她认为自己不该囿于个人痛苦,自己应该看到更大的格局。因此,她没有转学,而是选择进入哈佛医学院,去拓展自己的技能,以帮助更多的小孩茁壮成长。
在哈佛,普莉希拉不仅拓展了自我认知,明白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她也在这里,遇到了扎克伯格。
毕业后,即便小扎已经开拓出社交霸业,普莉希拉却没有选择进入Facebook谋职,而是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她先是成为一名教师,两年后,进入世界著名的生命科学及医学中心,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继续深造,最终,她成为一名医生。
而她也影响着扎克伯格,夫妻俩共同投身于慈善。
2015年,女儿出生以后,普莉希拉与丈夫宣布捐出在Facebook持有的99%股份,用于慈善事业,其中包括用于推广个性化学习(personalized learning),目的是给自己女儿这代人创造一个新的教育环境。
越是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越懂得教育是如何改变一个孩子的人生。
很多人好奇普莉希拉提倡的个性化学习是什么,其实这个概念并不新鲜,也不是完全源自西方。孔子就提出了著名的“因材施教”。在美国,受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思想影响,教育改革朝着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方向进行,并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然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地区,教育仍旧遵循着一种工业模式。即将学生根据年龄划分成不同的群体,进入教育装配线,以统一步调逐步进行教育“处理”,然后接受质量控制测试,取得证书,最后进入职场。
在美国,一个老师要负责班级里30来名学生(在中国这个数字可能是两倍),根本没时间也没精力照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可现实是,这么多孩子不可能做到像机器人一样整齐划一地接收信息,因此难免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觉得内容简单无趣,希望老师不要浪费时间,赶紧进入下一环节;有些学生觉得内容难得像听天书,恨不得老师能从头来过,把知识揉碎了再讲一遍。
人们愈发达成共识:这种教育模式是有问题的。
在这样的传统教育模式里,学生的鲜活个性完全被抹杀掉,不过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不合格的淘汰,合格的进入市场待价而沽。于是,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阶级分层。
穷人的孩子在公立学校里接受无差别教育,没人在乎他们到底听懂了多少,没人在乎他们有没有批判性思维,只求他们能按时来上学别混迹街头,那些能拿到高中毕业证就算是好的了。
中产阶级的孩子尽管也在公立学校学习,但他们的父母会尽量买下好学区的房子,与经济社会地位差不多的家庭比邻而居,还会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为的是将来在就业市场上能卖个好价钱。
富人的孩子简单粗暴得多,他们不在乎公立学校是否师资匮乏资源短缺,直接去师生比例低的私立学校就行,考个好成绩不是他们的目标,如何进行真正的素质教育和成为未来的领导者才是终极诉求。
因此,普莉希拉和扎克伯格认为个性化学习是解决目前教育界难题的钥匙,他们希望通过教育让寒门出身的孩子也有实现阶级流动的可能。
为实现这一想法,夫妇俩通过投资学校,推广新的教学模式,开发软件,使用科技手段等方式改造传统教育,帮助了2万多名美国学生,只是在大范围的推广,仍非易事。
但个性化学习的提倡,至少给全世界的学习者都提了一个醒:我们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方法,从根本上认识学习这件事。
尤其在提倡终身学习的年代,很多人都没意识到,大到教育模式,小到我们自己惯用的那一套学习方法,都是有问题的。
认知心理学畅销书《认知天性》中甚至提出:坊间流传的学习方法一般都是错误的,被大众奉为圭臬的学习方法多是无用功,多数人都是“不尽职学习者”。
举个例子:
我们许多人都知道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大多数人从中学时代就开始学习英语,遵循“正规”的学习程序,由浅入深,逐步学完了初、中、高级课程,但经过将近十年的传统教育,只有极小部分人能做到流利对话的程度。
同样是学习外语,扎克伯格2010年给自己制定了学习中文的目标,每天只花1小时,而到了2015年,他就能达到在清华大学用中文做演讲的程度。差别就在于他采用了非正式的个性化学习方法。
如何实现个性化学习,成为高效学习者,在《认知天性》中,11为心理学家通过对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推导出了有利于大脑的科学学习法则,其中包括:
1. 给自己创造合适的困难。
越是轻松的学习,往往越没有效果。
2.不管学习什么新知识,都需要有已知作为基础。
越是能把新知识和已知关联起来,越是能诠释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就越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识。新旧知识间的关联越多,就越有助于记忆。
3.尽量在别人教给你答案前,先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这样效果会更好,哪怕在尝试中会犯下一些错误。一旦你能熟练地从不同类型的问题中提炼出基本原理,也就是“规则”,你就更有希望在陌生的情境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真正的努力,从来就不是比谁把自己虐得更惨,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多,不是比谁刷的题更多,而是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全身心的投入。
所谓天道酬勤,但酬的不是假勤!要勤,就要勤得其法,勤得其所!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美] 彼得·布朗,亨利·勒迪格三世,马克·麦克丹尼尔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10月
扫码购买《认知天性》 一本起全国包邮
本书作者简介彼得·布朗 & 亨利·勒迪格三世&马克·麦克丹尼尔
▼世界那么大,与谁同行很重要!可点击“阅读原文”了解书享界VIP会员名录和权益。也可直接添加书享界运营总监舒小米(15014156681)微信咨询。
书享界保留所有权 |书享界 » 书享界 | 就算不是扎克伯格的妻子,她照样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