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硅谷培育了50多位诺奖得主,以及无数依靠科技创新成为巨富的人们。
为什么是硅谷?
读史可以明智!这套《硅谷百年史》,采用编年体的形式讲述硅谷百年来革命性产品研发的过程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为便于书享界书友速览此书,我推荐大家读读吴军博士为此书写的序,在 @书享界 公众号回复关键字“硅谷” 或 点击本文下方”阅读原文“,20分钟快速阅读硅谷最具影响力和历史意义的128个大事件 。
希望对您有帮助。
邓斌,书享界发起人
2016.09.24
在硅谷,浪起之前动手
硅谷是个神奇而又神秘的地方,这里聚集了全球各地、心怀梦想的顶尖人才,这里充斥着改变世界的梦想和令人咋舌的财富故事。最前沿的科技和最强大的互联网,让硅谷成为创业者们的朝圣地。硅谷究竟有何魔力?硅谷大佬们到底有何成功秘笈?中国首部聚焦硅谷科技创投圈人物的深度报道《硅谷大佬》自9月8日全网上线以来,吸引了众多对硅谷以及创投感兴趣的观众。知名调查记者兼该片总导演武卿这样介绍其中的一位硅谷大神:
一边是在中国最高学府体面安稳地工作,另一边是远赴美国读博,你会怎样选择?一边是大公司,有稳定可见的上升空间和高薪,另一边是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小公司,你又会怎样选择?
我们来看看吴军的答案。上世纪90年代,吴军放弃清华大学的教职,远赴美国读博;在谷歌还是一个只有200名员工的创业小公司时,就放弃大公司毅然决然地加盟。他的《浪潮之巅》《硅谷之谜》等畅销书,在国内广受科技青年的追捧。不过就在两年前,吴军做出了新选择:从谷歌辞职,创办丰元创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在硅谷,50%的投资机构不赚钱,只有20%的投资机构会实现投资翻倍。从2012年成立到现在,丰元创投一期基金投的39个项目中,已经有三家成功孵出,平均获得了四倍的回报。二期做了不到1年半,也已获得了超过2倍的账面回报。
▲《浪潮之巅》作者吴军博士
吴军的前半生,有太多次转折与反转。这纯粹是偶然?还是一种看似偶然的必然?“要在浪起之前动手。”吴军反复强调这一点。他从来不仅仅是活在当下,眼睛始终盯着未来。下文是吴军博士为新近出版的《硅谷百年史》所作的序言,汇集了他多年来对于硅谷创新机制与创业生态研究的思想精华。
硅谷成功的三点原因
文 / 吴军
世界上除了旧金山湾区的硅谷,还没有第二个地方能够这样有效地将科技成果转换成产品,并且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在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美国一个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地区——至少相对于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是如此。但是自从建立起被称为硅谷的科技园区以来,这个地区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创新和新经济的代名词,这里诞生了世界上最多的高科技跨国公司,比如英特尔、苹果、甲骨文、基因泰克、思科和谷歌,等等。这里不仅已经聚集了世界上最多的千亿美元级别的大公司,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奇迹。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想学习和复制硅谷的成功。多年以来,自称为这样或那样“硅谷”的地方有很多,但是直到今天,大家真正向往的依然是旧金山湾区这块不大的地方。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硅谷的崛起和成功呢?硅谷到底和其他地区有什么不同,以至于它的模式如此难以复制?这些是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专家、政策决策者、投资人和创业者都关心并且花了大量时间研究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说是见仁见智,而《硅谷百年史》则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地讲述硅谷的独特之处和成功奥秘的一本著作。
硅谷的诞生和发展在早期依靠三个契机。
第一个是在20世纪50年代,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院长特曼提出将斯坦福广袤的土地租给工业界,并因此成立了斯坦福科技园。


第二个是IBM公司于1952年在硅谷南部建立了著名的阿尔马登研究中心,这为硅谷带来了世界顶级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第三个,可能也是最重要的,20世纪60年代初,肖克利晶体管公司的“八个叛徒”创办了仙童半导体公司,仙童半导体公司是大部分半导体公司之母,从它分离、衍生出来的公司包括英特尔公司和AMD公司。


因此,硅谷成功的第一条就是它把握住了时代赋予的发展契机。
但是,如果仅仅靠一两次的产业机会,硅谷可能会随着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减速,变成像底特律或者匹兹堡一样的地区——一度十分辉煌,最终却随着核心产业的衰退而衰败。但是硅谷一直长盛不衰,虽然它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但它依然是全球最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有人将硅谷成功的原因总结为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因此很多地区的科技园试图学习这一点,着力高薪引进人才,但是事实上硅谷(当地政府)本身没有为人才引进出过一分钱,相反,它还要征各种税。有人说硅谷的成功是靠风险投资,因此很多科技园也成立了创业基金,但是这些投资的回报却做不到硅谷这么高,很多甚至一直在亏损。还有人认为硅谷的成功是依靠斯坦福大学,因此在一个大学城边上建科技园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50年代还只是美国一所二流偏上的大学,它能成为今天的世界一流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硅谷成功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波士顿地区的大学比硅谷的更好、更密集(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但并没有诞生很多伟大的公司。同样,人才的涌入和资金的涌入也更多的是硅谷成功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从个人的亲身感受和观察来看,我认为硅谷成功的真正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先进的生产关系
人类的活动可以创造出比投入大得多的价值,但是这些剩余价值如何分配却是一个问题。传统的资本主义社会是由资方获得大部分剩余价值,硅谷却创造出了一种相对公平的利润再分配方式,就是通过股份和期权让每个人获得他所应得的那份财富,也正是这个原因,硅谷成了创造百万富翁最快的地方,这吸引着全世界的英才来到这里。


2.宽松的创业环境
在硅谷,对创造和发明的尊重高于一切。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职务发明的所有权毫无例外地属于公司或者单位,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硅谷所在的州),实际上没有人计较是否有人拿了职务发明去自己办公司挣钱,虽然很多企业的聘用合同上都规定了员工不得用公司的资源做自己的事情,但是这一条在执行上是非常宽容的。原来的公司甚至有些成为了其员工新创公司的投资方,正是这种对发明和创业的极度鼓励与宽容,使得在硅谷创业相对容易。甲骨文、思科、英特尔、雅虎和谷歌等公司都是靠“前东家”的宽容才得以创立并且成功的。


3.多元化的文化氛围
一般认为,美国人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之一。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几乎没有一项重要的发明来自于地域广袤的美国的传统地区。最富创造力的地方一定是那些文化多元的地区。美国人的发明创造,很多不是来自于出生在美国的美国人,而是来自于移民。远到19世纪发明电话的亚历山大•贝尔,近到互联网时代的杨致远和布林,以及被称为钢铁侠原型的马斯克,都是第一代移民。红杉资本等风险投资机构也非常愿意将钱投给第一代移民,因为这群人最富于冒险精神并且有最强烈的通过努力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的意愿。多元的文化使得硅谷的公司从很小开始就是一个国际化的公司。这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公司有很大的差别,后者常常在自己的国家很成功,但是国际化却非常艰难,因为公司里没有多元文化。因此,在很多场合我常讲,中国要想有更多原创,除了鼓励和培养自己的人创新,还需要将世界上最有冒险精神的年轻人吸引过来。


对于决策者来讲,学习硅谷就需要了解它的精髓,而不是它的现象。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看,硅谷是无法复制的。但是对于硅谷的创新机制、创新文化,我们如能加以深入研究,仍会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最新改版的这套《硅谷百年史》系统地讲述了硅谷的发展历程和硅谷的很多传奇故事,非常生动有趣,值得一读。对于一般的读者而言,想要快捷、直观地了解硅谷,一个不错的方法就是阅读这套《硅谷百年史》。
简介
●出版时间:2016年9月1日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书享界,思想践行者的视界,一个面向企业人的读书交流平台,每星期六推荐一本好书,欢迎广大书友订阅。也非常欢迎书友投稿,让您的思想与书享界30000+书友共振!投稿邮箱:support@readshare.cn
▼在 @书享界 公众号回复关键字“硅谷” ,20分钟快速阅读硅谷最具影响力和历史意义的128个大事件 。
书享界保留所有权 |书享界 » 书享界107期 | 吴军:在硅谷,浪起之前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