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霑其人和《沧海一声笑》(下)
文:王万翎
沧海一声笑
词曲:黄霑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 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淘尽 红尘俗世几多娇
清风笑 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了 一襟晚照
苍生笑 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书接上回。
1990年应徐克要求,黄霑为电影《笑傲江湖》写主题曲。写了六稿,徐克都不满意。黄霑也找不到新的灵感。一天他无意在古书《乐志》上看到一句话:“大乐必易”,灵感闪现,遂用中国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对应12356五个音阶)谱成一曲,旋律极简,只有四个小节,却极具中国古曲之韵。
中国古曲的五声音阶因为只有5个音,所以也很难产生西方交响乐那样华丽复杂的大作品,大多都是小曲小调。但在这简单的小曲小调里却有着中国文化的元音。什么是中国文化的元音呢?就是当这个乐曲响起时,你作为中国人的那一部分内心韵律会被自然而然地拨动。这种韵律,你从来不去想起,但也永远不会忘记。顺便补充一句,中国人最熟悉的民歌–《茉莉花》、《康定情歌》、《小河淌水》,都是5声音阶。
《沧海一声笑》作为电影的插曲,给整个影片增色不少。而我个人更愿意把它看成黄霑的内心写照。
再来说歌词。大家都在写歌词,有的人只能被称为作词人,有的人则被称为大师,区别在哪里?不在文字的华丽丰富,不在于情节的曲折感人。区别就在意境和气象。
什么是意境和气象呢?很难描述,举例说明吧:“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就是意境和气象。“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就是意境和气象,“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就是意境和气象。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常用的创作方式是先抑后扬,从小处、平淡处入手,情感渐渐加强,然后来到高潮处,抛出全文的词眼,再收尾。黄霑自己的词作很多也是这个规律,比如《流光飞舞》从“半冷半暖秋天”开始,到“笑眼千千”,到“跟有情人做快乐事”。比如他为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写的主题歌,从“依稀往梦似曾见”,到“心内波澜现”,再到“逐草四方”,最后“射雕引弓塞外奔驰,笑傲此生无厌倦”。
但《沧海一声笑》这首歌却不按常理出牌,第一句起势“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便不落窠臼,没有一个形容词,以白描的手法营造出了一种意境和气象。好似一位大侠独立于高处,俯看沧海,风鼓广袖,顾首左右,看两岸滔滔潮水,澎湃汹涌连绵不绝。
接着是“浮沉随浪,只记今朝”,有些惆怅,又有些禅意。正如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这里与其说描写的是滔滔两岸潮,不如说写的是时光的洪流。过去的,辉煌也好,失意也好,都会被时间的潮水推向遥远的过去。未来的一切,沉寂也好,得意也好,都还没有来到,此时此刻只有当下的存在而已。
第二段作者的视角从俯看沧海的高处,转到从低处仰看苍天,“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成功是最具迷惑性的字眼,谁也说不清楚到底什么时候才算成功,成功最终的样子是什么。成功的故事都是由胜出者倒着讲的。也许所谓“成功”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还没有失败”。站在当下的时点,未来的真像就像一只大怪兽蒙着黑布,只露出一点尾巴尖。在时间的黑布未揭开前,所有对它全貌的推测或许都是妄断。
苍天看着红尘中为名利汲汲营营的凡夫俗子,当看到他们为了所谓成功的密诀而绞尽脑汁、殚精竭虑时,苍天应该发笑吧。而作者亦对苍天报以大笑,管他娘的谁负谁胜出,自有天知晓。
俯仰之后,作者的视角转回到眼前的景物,“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这一段看上去是在写景,但我感觉其实是在写情和爱。江山如画,需有美人相陪才好,而烟雨的意境,又轻又美又柔软,且不可捉摸,活脱脱如女人一般。黄霑一生从不避晦对女人的热爱。中风之后行动不便,仍于六十岁生日时,在莺莺燕燕丛中,揩女明星的油,全不避世人耳目。然而,我认为他心里实际最清楚,“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美,这是必然的规律。与容貌相比,人心有时变幻得更快。试问这世间有多少爱情是真的从一而终,至死不渝呢?无常才是人生常态啊!
接下来,歌者唱道:“清风笑,竟惹寂寥”。
我们的视角随着作者的思绪,从沧海到苍天,到江山美人,再跟随清风荡漾,最后回到自己的身上。这一趟心灵漫游的终点,竟是孤独。但实际上,不管愿意不愿意,再忠贞不渝的同行和陪伴,都只能相伴一程,都有分离的那一天。也或许只有明白了孤独是灵魂的本质之后,才会不在意外界的反应,转向内心的自我给予和满足,,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由清风引发寂寥,却仅此一句,寂寥的情绪未再蔓延。接下来,曲调自然而然地一转,“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一方面好像在自嘲,除了照在衣襟上的斜阳余辉以外,最后什么都没能剩下。另一方面,又像是已然有了自由而释然的心灵,无须多言。
唱到此处,整首歌举重若轻,潇潇洒洒地便收了尾。本来到这里曲势就结束了,霑叔却又多加了一段,“苍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怎么又不再寂寥了呢?怎么又痴痴笑笑了呢?貌似蛇足啊,霑叔。
也可能到了最后,霑叔转念一想:“咳,所谓笑傲江湖,豪情满胸襟呢,并不适合普通人。作为凡夫俗子还是该干嘛干嘛,想笑就笑吧,想爱就爱吧,至少在笑着爱着的时候,不会寂寥。”
平心而论,与前面提到的那些古诗词相比,《沧海一声笑》在意境和气象上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旋律有些简单随意,遣词造句上也不够精妙,比如“涛浪淘尽,红尘俗世”之语明显用词重复不精炼;“豪情仍在痴痴笑笑”的说法也显得比较粗糙,略欠诗意。如果用正统的眼光来看,《沧海一声笑》不过是一曲江湖小调,流行于市井之间,不登大雅之堂。
但,那又怎样?黄霑和喜欢这首歌的人想要的并不是完美和高雅。作为一首江湖小调,还有比写的人痛快,唱的人高兴,听的人舒服,更好的事吗?
真实的生活,是很操蛋的。象令狐冲一样笑傲江湖的自由和洒脱,通常只出现在武侠小说里。
现实的冷酷,就像钝刀杀人,折煞多少意气风发和豪情壮志。时光无情,红颜迟暮,壮士折腰,试问谁能逃脱?作为凡夫俗子,你奈人生何?当有一天,你不得不面对这一切时,你会如何反应?沮丧?失落?诅咒?害怕?无助?
王万翎
2015年12月13日
作者简介:王万翎,女,寓居深圳,爱文字。
本文为“书享界 | 王万翎专辑”系列文章之一,经作者授权书享界发布;如转载,请尊重作者、编辑的劳动成果,建议注明出处。谢谢。
相关文章阅读,请点击:
书享界,思想践行者的视界,一个面向企业人的读书交流平台,每星期六推荐一本好书,欢迎广大书友订阅。
书享界保留所有权 |书享界 » 书享界荐文●黄霑其人和《沧海一声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