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邓斌受顺德区高新技术企业协会邀请,为顺德企业家授课。
版权声明
来源:佛山日报
2025年7月19日,佛山市顺德区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举行第五届第四次会员大会暨致胜之道主题学习活动。曾任职华为十余年、多次在顶尖学府开课的专家邓斌,受协会邀请围绕《管理者的AI思维与实践赋能》主题,向六百余名顺德企业家授课。现将邓斌接受佛山传媒记者采访的内容整理发布,以飨读者。
△《佛山日报》报道
记者:如今,华为有相当一部分的营收来自“港口军团”等部门带来的TO B业务;近年来,美的也依托美云智数向其他企业输出数转智改经验。在AI时代,这种“从制造产品,到制定标准,再到输出方法论”的发展路径,对顺德高新技术企业能带来什么启示?
邓斌:这是一种“能力外溢”的典型现象,也契合自古以来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发展路径。在数智技术赋能企业经营管理的当下,这种现象将愈发常见。因为一项新技术或新范式诞生之初,往往伴随较高风险与不确定性,一些敢于探索的企业为了推动创新的扩散,便打出“自己造的降落伞,自己先跳”的口号,先在自身企业内部把路径跑通,再将成果“产品化”对外销售,水到渠成,也更具说服力。华为的华为云及各大军团、美的的美云智数、字节跳动的飞书,均属此模式。就顺德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从做产品到影响千行万业,关键不在产品化本身,而在于产品背后所蕴含的经营管理思想能否被他人认可。换言之,众多制造企业之所以邀请美云智数输出咨询方案,很大程度上源于自2013年以来,美的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方法论和经营思想已获得广泛认同,并坐拥中国最多的灯塔工厂。表面看是交付一套产品解决方案,本质是聚焦两个实现:实现与客户做生意的简洁高效,实现内部运营的敏捷反应。
△7月19日,邓斌受顺德区高新技术企业协会邀请,为顺德企业家授课。
记者:顺德制造业企业众多,以AI工具提升生产效率(如纺织企业以AI识别坯布瑕疵)是许多企业“拥抱AI”的第一反应,但这仍属于“改进”而非“改革”。AI如何在制造业当中发挥革命性、颠覆性的作用?
邓斌:从效率视角来看,生成式AI是一项革命性、颠覆性的技术,它可以让同样的工序提升10倍乃至100倍,而非仅仅提升10%–20%。关键问题在于,效率提升一个数量级乃至两个数量级,对就业冲击太大,被AI替代后导致制造业青年工人失业率过高带来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曾经火热的黑灯工厂、无人工厂,如今已不再是主流观点。因此,我认为制造业慎用“颠覆”“革命”等词汇,多用“人机协同”“增强员工技能”“改进提升效率”等表述。因为作为企业,不仅受到技术环境(效率驱动)的影响,也受到制度环境(公平驱动、合法性驱动)的约束。走得更远的企业,会在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之间找到一个折中点。
△7月19日,邓斌受顺德区高新技术企业协会邀请,为顺德企业家授课。
记者:当前,客服、翻译、金融分析师等服务业已经遭受到强烈的AI冲击。据您观察,AI的影响是否已蔓延至制造业?若是,请您举例说明;若不是,您估计最先受到影响(或受影响最重)的行业是什么?
邓斌:根据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的观点,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是:信息智能—物理智能—生物智能。客服、翻译、金融分析师、代码编程等都属于信息智能类别,是最早被AI替代的。第二步是物理智能,制造业属于这一类别,比如举起一个扳手、拧紧一个螺丝,对人类工人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对AI来说却是一件困难的事。因此,当进入物理智能阶段,不仅要求大语言模型能力(“大脑”)很强,还需要物理行动能力(“手”和“脚”)很强,这也是为何2024年以来,以杭州宇树科技的机器人产品会受到广泛关注的关键驱动力;学术界所称的具身智能,正是融合信息智能与物理智能,让AI从“作诗”走向“做事”。关于AI的影响是否会蔓延到制造业,我认为正在发生,但物理智能的难度远高于信息智能,所需的要素也更多,所需成本也更大,仅仅硬件的可更改性就比软件更难,因此,制造业是否把AI引入生产、经营、管理,其考量的因素比单纯抹平信息差的行业更多,我认为所需时间也会更长。
记者:从ChatGPT到Deepseek,AI已然火遍全球、似乎成为了当下的“显学”。在许多企业行业、组织机构,推行AI似乎成为了一种带有政治正确色彩的共识。但在这种情绪下,是否包含着一种对于新技术的非理性崇拜?具体到顺德高新技术企业家,您建议他们应当以怎样的态度或方法论,来务实地对待AI?
邓斌:以我走访企业所观察到的实际情况来看,我看到大部分企业观望居多,行动很少,对新技术的非理性崇拜在实际中并未出现。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只是在新闻媒体报道中看到“ChatGPT”“DeepSeek”“英伟达芯片”之类的字眼;少数管理者尝试使用“豆包”“Kimi”“DeepSeek”,但基本都停留在个人层面,真正把AI技术上升到组织层面、引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企业少之又少。之所以出现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我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把AI引入企业层面需要投入资金和人才等成本,另一方面是因为同一行业内尚未形成样板,尤其是后者。因为人们更关注别人(尤其是同行)实打实怎么用AI,希望自己在引入AI时收益更大、风险和成本更小。对顺德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家,我建议各位相互多碰撞,在碰撞时请AI专家在旁边当观察员,形成组织级的行动方案,而非停留在个人使用层面。
△7月19日,邓斌受顺德区高新技术企业协会邀请,为顺德企业家授课。
记者:上世纪,顺德企业家以“敢饮头啖汤”的奋斗精神创造出一批优秀企业。在您看来,“敢饮头啖汤”的顺德精神如何在AI时代再放光彩?
邓斌:“敢饮头啖汤”的顺德精神,在AI时代非常值得传承。美的,这家顺德企业的优秀代表,其创始人何享健先生曾言:“美的60年代用北滘人,70年代用顺德人,80年代用广东人,90年代用中国人,21世纪用全世界的人才!”令人由衷敬佩。“敢饮头啖汤”不仅是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更是与谁同行的智慧。AI时代正重塑人才市场结构,唯有持续引入AI优秀人才,顺德精神才能继续熠熠生辉。与此同时,适配新型人才的土壤——文化、流程、组织等亦需同步升级。我始终相信,带着南派务实基因的顺德企业,持续创新,定会在AI时代孕育出下一个“美的”。
数智化管理顾问,财经作家。
九三学社广东省科学院土壤所支社副主委、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首席信息官协会理事,常年从事中国领先企业管理以及数智化转型案例研究,任职华为公司11年,华为公司原中国区规划咨询总监,华友会华为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主讲“华为管理之道”系列课程500余场,“管理者的数字化转型”课程100余场,深受企业管理者欢迎。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获得中山大学“卓越教学奖”。
作品:著作有“学习华为三部曲”(《华为管理之道》《华为成长之路》《华为学习之法》),《华为数字化转型》《管理者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路径》等10余部。译作有《数字化领导力》《数字化转型价值收益》《AI启示》《AI领导课》等。
书享界保留所有权 |书享界 » 专访邓斌:持续创新,顺德定会在AI时代孕育出下一个“美的”